【記者吳惠民採訪報導】2013海峽兩岸七夕牽手會臺灣之旅進入第三天行程,走訪新竹縣新埔鎮「褒忠義民廟」。由該廟總幹事魏北沂、住持林邦雄熱誠接待,並於團拜三叩首後,由廟方特別準備客家點心米苔目、仙草凍盛情款待遠由福建來台的貴客。
福建與台灣習俗幾無差異,逢廟拜拜求籤詩,有好些青年男女虔誠跪求義民爺賜籤詩解迷津,有求家運者,但多半受感情迷惑而祈求。
義民廟住持林邦雄〈也是林先坤第七代後代〉概略說明「褒忠義民廟」的由來。清朝乾隆51年,彰化林爽文舉事反清,設府主盟,建元順天,儼然稱帝。其勢銳不可當,清廷束手無策,只有困守府城、諸羅、鹿港等據點。但由於林爽文之所屬部眾良莠不齊,所到之處姦殺擄掠,無辜百姓受害慘重,所幸住在新埔的義首陳紫雲,應巡撫李生樁、知縣孫讓之支援,振臂呼籲,舉旗起義,新埔附近的客家人自動籌組了一支1300餘人的義民軍,與官兵並肩作戰。至乾隆52年,清廷派陝甘總督福安康率十萬大軍登陸鹿港,會合義民軍全力圍剿林爽文,於乾隆53年終於平定亂事。
在為期一年多的剿亂中,義民軍由北部而中部,大小交戰數百次,陣亡的義民軍曝屍荒野,新埔富紳林先坤、劉朝珍、陳資聘、戴元玖、陳資雲等人及生還的義士,合力收集散置各地之義民軍忠骸200多具,歸葬故土。骨骸用牛車載運,打算葬在湖口莊坪頂埔,但是當牛車行至新埔鎮下枋寮時,車停下來,而牛任憑如何驅策,硬是不肯再向前行,眾人認為可能是天意要將忠骸葬於該地,於是擲筊確認後募集資金,在路旁山坡地建造墓塚,墓地3甲餘,由湖口庄戴元玖捐地,這就是枋寮義民塚的由來。次年又在墓前建了一座「義民廟」,以彰顯義民功勳,義民廟就這樣誕生了。另外於民國五十二年再度重新整修,成為現在枋寮褒忠義民廟之規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