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眾日報主辦台灣首次博餅活動將於九月底於高雄台北舉辦二場活動。

(照片由廈門文化協會提供、台灣良盈攝影提供)

民眾日報與廈門海峽導報於九月廿七日與卅日,將於台北、高雄各辦一場博餅文化節,此活動過去於台灣離島舉行,為擴大推展此活動,今年於台灣本島舉行,活動主軸以推廣為主,將提供卅名博餅狀元,十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參加廈門總冠軍,首獎則是價值百萬名車,歡迎各界朋友參與。
 

 民眾日報表示,九月廿七日將在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二樓於世貿一館禾香亭舉行北部初賽,於下午二點至下午五時卅分,產生北區參與廈門的博餅狀元。第二場博餅是在九月卅日(星期三)將於八八水災收容中心舉行,藉此活動協助災民,儘早擺脫痛苦的不幸陰霾,提供前往廈門的機會,本活動亦由立榮航空支持,共同推動第一屆在台灣舉行的博餅活動。
 

民眾日報表示,參加廈門活動除比賽得獎項外,另安排有廈門及漳州行程,是一趟豐富文化之旅,知名的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島及漳州土樓,皆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景,皆列入此次的博餅活動行程內,只要訂民眾日報三個月,即有機會參加博餅活動。
 

博餅的由來有三個傳說。其一是「消鄉愁」說法,指鄭成功抗清複明聚兵駐廈和收復臺灣後設計的一套解士兵鄉愁的博玩遊戲,故又稱中秋戲餅。其二是「卜科舉」的說法,即明清時的科舉制度三年舉辦一次鄉試,時值農曆八月,俗稱「秋闈」。當時蔔占術盛行,讀書人利用賞月、飲宴之際,通過博餅來占卜自己能否在鄉試中奪魁,以特製的大月餅作為狀元餅,大家通過博餅遊戲來爭奪。
 

第三是「狀元籌」和「鹹光餅」等之說,狀元籌之說也是古時讀書人為求科舉考試獲得功名的討彩頭遊戲,並用特製狀元包(大的有三斤多重,做為狀元,小的一秀只有一兩重),作得彩的獎品,故與「博餅」聯繫起來。鹹光餅之說,也與前面的「消鄉愁」之說相同,它是明代防倭寇時,戚繼光在廈門和東南沿海一帶做一種不包餡的鹹餅,利於行軍作戰攜帶和保存,並做為士兵博玩遊戲的用餅,後來流傳到民間,演變為「中秋博餅」,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