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吳惠民台北報導】針對中油公司董事長林聖忠發出「公司主管致全體同仁有關民營化的一封信」,信中有此一說:只有民營化後,中油公司才能拋開現行綁手綁腳的法令規定達到企業競爭,員工才可以增加收入,福利得到保障。台灣石油工會第六分會勞資代表阮世明不以為然指出,822日上午他本人參與高廠第一分會與管碧玲立委座談會,管碧玲當場表示,實際上法規是可以透過立法院立特別法來改變的,並非只有民營化才能鬆綁。

 

 

阮世明表示,從過去國營事業民營化的中石化、中華工程、台機、中船…等等經驗告訴我們,國營事業民營化後的員工歷經裁員、減薪、到公司解散後的遣散過程中,有多少家庭產生重大變化?對整體經濟有多大幫助?員工收入增加是有的,但不是所有人增加,而是被裁後所剩無幾中的極少部分員工,誰有把握可以成為如此幸運者?但卻有實例顯示:本人823日與年近60歲服務於桃園區的中華電信中階主管洽詢中華電信民營化後情形,他說:當時賀陳旦董事長先要求各單位每百人約需送出十人名單優退或裁減,職務出缺不補,所有人年資做結算,續聘後薪水雖未減少,但工作、業務壓力大增,所有人都需有業績,同一單位更用「比較」方式來考核,造成民營化後至今桃園區已有數人因無法適應業務壓力而自殺身亡。最後他更以堅定的語氣要中油工會一定要表達全力反對民營化,才能讓員工安心工作,維持家庭生活。

 

 

阮世明強調,公司能永續經營才能保障員工權益,這是中油員工大家都有的共識。工會面臨的是保障員工工作權益捍衛人權的聖戰,而非以每百人約需犧牲十人名單優退或裁減的民營化制度來解決中油長期虧損問題,民營化絕不是只贏穩賺不賠的制度。一個公司採用不尊重人權的制度絕對無法獲得同仁向心力,ㄧ個企業要經營的是對員工的尊重、保護權,對人的尊重才企業用人最高準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