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開工.jpg - 104 【記者劉國興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昨日和立法委員呂玉玲、市議員徐玉樹、吳春芳、閻中傑、龍潭區長鄧昱綵、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泰超等人一同前往龍潭區,出席「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開工動土典禮」。

 

鄭文燦表示,「龍潭圖書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預計在107年3月完成主體工程,並於同年底完成內裝,待完工後,將與「鍾肇政文學地景園區」成為龍潭亮點,也成為「浪漫台三線」的重要文學地標,市府會抓緊進度,認真完成這項重要的文化工程。

 

鄭文燦指出,正式動工令人期待已久,堪稱龍潭盛事,這座圖書分館將成桃園最大圖書分館,未來不只可典藏書籍,也能將台灣音樂的影音作品保留,整合資訊及影音科技,兼具人文、音樂、科技及在地特色,讓文化向下扎根、連結歷史,成為龍潭地標及重要文化景點。工程預定興建地上4層樓,總樓地板面積達2,540坪,工程費用達3億2,000萬元,包括景觀工程5,000萬元、主體工程2億7,000萬元;此外,也會編列1億多元進行內裝工程與藏書。

 

鄭文燦說明,桃園升格後,市府針對龍潭行政園區進行部分調整,除調整位置使進出道路更方便,也搭配景觀工程及透光設計,讓建築具綠建築特色,也能與地景、環境融合,讓市民能以愉快心情接近書籍與音樂,未來也將爭取綠建築標章。鄧雨賢是客家才子,也是文化國寶,更被稱為「台灣民謠之父」,所處的1920至1930年代,正是台灣音樂萌芽年代,而當時社會意識逐漸抬頭,台灣音樂開始走上歷史舞台,流行音樂開始訴求個人人格、感情自由及個性解放,這些歌曲不僅反抗封建文化的枷鎖,也成為台灣歌謠的第一個印記,鄧雨賢正是當時的重要音樂創作家。

 

鄭文燦強調,鄧雨賢雖是客家才子,但創作歌曲多為閩南語,他和台灣音樂發展史劃上等號,如今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四季紅等歌曲,都出自於鄧雨賢;市府也於去年在桃園展演中心舉辦「島嶼初聽-台灣音樂首部曲」展出1930年代黑膠唱片及各式留聲機,其中包括鄧雨賢作品,讓市民能體會當年唱法和音樂,感受音樂魅力。

 

圖說:桃園市長鄭文燦〈左三〉和立法委員呂玉玲〈左二〉、市議員徐玉樹〈佐四〉、吳春芳、閻中傑、龍潭區長鄧昱綵、臺灣鄧雨賢音樂文化協會理事長鄧泰超等人一同出席「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暨鄧雨賢台灣音樂紀念館開工動土典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