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小文是個先天聽力缺損的孩子,為改善聽力狀況,讓小文可以感受到聲音的世界,醫生建議小文媽媽裝置人工電子耳,龐大的費用壓的小文媽媽喘不過氣,後續的耗材費用也讓小文媽媽好擔心。』
桃園縣政府社會局表示,桃園縣像小文一樣的聽障者約9,355人,為達到早期治療效果,三歲以下的聽損兒,醫生經診斷後可後建議採裝置人工電子耳的方式,以改善聽力狀況,人工電子耳費用高昂,動輒約新台幣80萬元,該局除補助人工電子耳裝置費用外,耗材費用也造成聽障者及家屬龐大負擔,吳志揚縣長為落實照顧更多的身心障礙者,針對身心障礙者生活輔助器具之人工電子耳耗材加碼提高補助,原補助金額低收入戶新台幣4,000元、非低收入戶補助金額新台幣2,000元,調高至補助金額低收入戶補助新台幣10,000元、非低收入戶補助新台幣8,000元,讓更多聽障者人工電子耳耗材(含長線、短線、線圈、麥克風、磁鐵、耳勾)費用補助一次購置完成。
人工電耳耗材費用的調整,可幫助更多的聽損兒及其家屬,第1次向本縣社會局申請人工電子耳耗材補助者,需檢附由醫師開立註明人工電子耳植入日期之診斷書,以證明植入手術已滿3年,第2次(含)向本縣社會局申請者可免附診斷書,各項耗材項目需同批1次提出申請,12歲以上每滿三年可申請補助一次,12歲以下兒童年滿一年申請補助一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