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昨日上午在議員蘇志強、陳瑛、林志強、陳治文、楊朝偉、市府副秘書長邱俊銘、觀旅局長楊勝評、地政局長陳錫禎、工務局長拱祥生、農業局長謝長勝、復興區長曾志湘等人陪同下,前往復興區小烏來山莊出席「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宇內溪水區及河岸景觀改善工程竣工及戲水區啟用典禮」。
鄭文燦表示,宇內溪水區及河岸景觀改善工程,結合了河域整治及景觀改造,完工後,市府會於6月至9月期間,開放宇內溪一號橋至二號橋間250公尺區域為戲水區,並雇用救生員,打造該河域為良好、安全的戲水區,提供市民遊憩空間,也是桃園重要的戲水場所。
鄭文燦指出,宇內溪水域河道曲折,颱風或豪大雨洪水沖刷,又造成河床下降、落差加大,既有護岸堤岸基礎掏空裸露,日益嚴重,影響水岸綠廊棧道基礎墩柱等設施。為維護遊憩設施及遊客戲水安全,自宇內一號橋至二號橋順水右岸進行長約250公尺的整治工程,共設置6道固床工/攔河堰及護坦,讓溪水平順,水流也不會湍急,有效減低溪流流速。同時,能有利魚類、蛙類、昆蟲棲息,並吸引水鳥前來覓食,整個水域會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環境。
另外,在宇內二號橋攔砂壩修復工程方面,他說,該工程運用現地溪流與河床落差地形及整平壩頂,營造出簾幕式的瀑布意象,命名為「宇內瀑布」。
鄭文燦一行隨後前往新溪口吊橋視察,他表示,這是全台最長吊橋,全長303公尺、高低差23公尺,新溪口吊橋連接角板山與溪口部落,並與小烏來風景區連成一條旅遊動線,讓小烏來風景特定區、角板山及溪口吊橋成為「觀光鐵三角」,新溪口吊橋目前暫訂收費60元,今年6月啟用後,後續還會進行第二階段改善工程,包括動線、步道整建、停車場等。
除了溪口吊橋以外,針對復興橋,鄭文燦表示,復興橋興建於民國55年,具有悠久歷史,是全台第一座鋼構大橋。市府會推動復興橋的改造計畫,參考日本的明石大橋雙層結構設計,讓行人可以在下層散步通行,並增加玻璃橋面、LED光雕藝術以及彩虹瀑布等設施;而在復興橋入口處,則會設置「山豬主題雕塑公園」,融入泰雅族文化意象,讓復興橋成為復興區觀光的另一個亮點。
圖說:小烏來風景特定區宇內溪戲水區啟用,鄭文燦說:有效結合河域整治及景觀工程,讓宇內溪戲水區成為桃園重要戲水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