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瑞如桃園報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雖然不是現代社會必然的,不過不少適婚或晚婚男女,還是希望找理想的另一半;有人透過參加單身派對或是未婚聯誼,希望找到另一半,不過,不少求偶男女的特殊要求,仍需要資深社工人員給予婚戀指導外,也希望他們放開執著心,才有可能共創美滿姻緣。
成立38年,一向為未婚男女搭橋的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指出,33歲在公立醫院上班的李姓護理師,參加「個別一對一」配對時,被安排與警大碩士畢業,月入超過九萬元,在機場海關工作的公務員認識,兩人相談甚歡,護理師也認為男方談吐有禮,是結婚的好對象,但她認為兩人不適合交往。
在徐乃義追問下,護理師說男方父母已往生,家中兄弟姊妹均住國外,以後也不會回台,所以只有男生一人。護理師在醫院中,看到不少獨居老人,生病沒人顧,孤伶伶一人,請了看護,也不一定照顧到位。徐乃義告訴護理師,海關工作的公務員將來老了有護理師老婆照顧很好啊,護理師卻仍希望下次可安排男方是人口多的家庭,雖然人多或許問題多,但至少有更多資源共享,她認為這才是理想對象。
家住台中的施姓婦人,帶著留美兒子到中壢,強調她家住台中市成功路,可以直通火車站的蛋黃區,希望找的女方不要「一般家庭」,美滿服務中心安排一位同樣社留美,在自家公司擔任行政經理的女生,社工人員只告訴男方,女生是留美回台擔任行政職,但男方母親卻認為女方職務低,要求換人,事後得知女生是北部知名企業的獨生女,還是經理,男方母親改口希望再見面,社工回覆雙方可能無緣吧!她的現實,害兒子錯失良緣。
在傳統工廠擔任外務的陳姓男士,希望找獨生女,若家境不錯,還可以減少奮鬥幾年;社工告訴他,有錢千金也未必好侍候;家住台北的秘書,是家扶基金會及世界展望會長期認養人,她秉持助人為樂,相信找一個能窮苦奮鬥的年輕人一起努力成長是快樂的事,徐乃義卻告訴她,窮苦的人不一定會努力奮鬥,力爭上游的人也不一定是窮人,希望她睜開眼,找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徐乃義說,婚姻有各種面向,不必太刻板化,事實上,有人戀愛一個月就有結婚的衝動,但有人,愛情長跑了十年才選擇攜手共度人生。人步入婚姻,就如同一起乘船航向一個無限寬廣的海域,選擇對象需考慮的面向很多,不要被刻板印象左右,畢竟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婚姻是許多面向的組合和長期的修煉!
圖說1:徐乃義說,選擇對象需考慮的面向很多,不要被刻板印象左右。(照片非當事人,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
圖説2:共創美滿姻緣是許多未婚男女的期望。(照片非當事人,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
圖說3:家長是子女催婚的動力,有時也是阻力。(照片非當事人,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