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榮桃園分院持續深耕失智照護  提升患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1.jpg

北榮桃園分院持續深耕失智照護  提升患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2.jpg

北榮桃園分院持續深耕失智照護  提升患者與家人的生活品質3.jpg

【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國際失智症協會於1994年發起了國際失智症日,並自2012年起訂定每年9月為失智症月,連結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失智症協會、失智症患者及家屬共同響應為失智症而走等宣導活動,以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日前於桃園市北區老人文康中心,與社團法人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一同辦理「憶起幸福,懷舊市集遊」活動,向社區民眾宣導該院推動之失智相關服務。
 
北榮桃園分院精神科個案管理師呂念諭表示,在過去大眾誤認為老化、記憶力減退、甚至「老番顛」是正常老化會出現的情形,往往錯失就醫的最佳時機,其實,失智症是一種腦部功能受損所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其症狀不限於記憶力的減退,還可能出現其他認知功能的缺損,如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情形。該院自2018年起,陸續開辦失智社區據點及失智共同照護中心,辦理多樣化認知促進課程活動,提供失智個案不同刺激,也提供失智症照顧者短暫的喘息空間,另對於疑似失智個案,亦有協助就醫確診、醫療照護及個案管理…等服務。
 
  呂念諭指出,失智症的平均病程大約在 8-10年,甚至超過 15 年,實際仍需依個案狀況而定,在這過程中個案除認知功能缺損外,也可能同時出現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簡稱BPSD,常見的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有被偷妄想、被害妄想、幻覺、攻擊、重覆問話、迷路、日夜顛倒、漫遊、貪食、病態收集、不恰當的性行為、日落症候群、憂鬱、焦慮、淡漠等等,以上症狀為家屬、照顧者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沉重負荷下可能導致對失智者的虐待、照顧者及個案雙方生活品質下降、照顧費用增加、提早送失智者到住宿型機構接受全日照護等等。
 
  北榮桃園分院院長王智弘指出,目前絕大多數失智個案隱藏在社區中,家屬在失智症照顧上,往往缺乏疾病照護知識,對能提供協助的社會資源也不瞭解,照顧困擾造成生活品質低落及身心極大壓力,且患者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等事件,家屬心情負荷沈重。顯然失智症人口的長期照顧已經成為台灣社會醫療照顧和社會服務上的重要課題,因此,該院積極投入失智相關醫療照護並已深耕多年,相信必能持續提升失智長輩與家人的生活品質。
 
圖1:社團法人桃園市失智症關懷協會黃梓榕理事長(左5),頒發感謝狀予參與單位。
圖2:北榮桃園分院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社區據點、失智日照中心工作人員合影。
圖3:北榮桃園分院所服務社區據點長輩,當天也前往活動會場同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