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吳艾芸桃園報導】子宮肌瘤是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許多婦女是在婦產科檢查時,被告知子宮內長「肉瘤」,即「子宮平滑肌瘤」,簡稱「子宮肌瘤」,在生育年齡婦女中,發生率為百分之二十,至更年期前後,發生率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子宮肌瘤多為良性,惡性比率不到百分之一;日前病患王小姐到署桃園醫院婦產科求診,表示最近經血量多,如廁次數增加,下腹部出現突起硬塊,檢查發現有子宮肌瘤壓迫膀胱,必須手術治療,王小姐很納悶身體無任何異狀,為何子宮會長出肌瘤?!  
 

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表示,子宮肌瘤可分成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肌層內肌瘤三類,多數人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若有症狀常見為月經量增加,可能伴有骨盆腔慢性疼痛,如痛經、性交疼痛等;若肌瘤發生扭轉,可能造成急性疼痛;肌瘤太大可能壓迫泌尿系統,造成頻尿、解尿困難;若壓迫到腸子,可能造成阻塞或便祕;子宮肌瘤有可能造成不孕,佔不孕症婦女的百分之三。
 

署桃園醫院指出,有子宮肌瘤問題的婦女也不必過度緊張 ,但因子宮肌瘤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而帶來生活不便,甚至影響生育等,所以若病患發現肌瘤未造成症狀,建議定期每6個月追蹤不需治療;若發現肌瘤尺寸過大、有妨礙受孕可能、或肌瘤有扭轉時,可提早治療,以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署桃園醫院提醒患者,飲食應以高纖、低脂、低糖、自然素食為主,避免食用與動物生殖系統有關的食物或含有大量荷爾蒙的食品,對肌瘤有減少流血及疼痛的作用,並可使肌瘤纖維縮小。
 

其實,子宮肌瘤並不可怕,怕的是患者缺乏醫學常識,無辜失去子宮,只要定期追蹤、注意飲食、遵從醫師指示,就可以與「它」和平共處、讓它成為身體的一部分。

 

 

圖說:子宮肌瘤可分成漿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肌層內肌瘤三類。(圖片由行政院衛生署桃園醫院提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