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潘瑞如桃園報導】經營卡門畫廊已20多年的林辰陽,一路走來始終堅持玩藝術應該學術走前面,商業走後面,這個原則可套用到收藏、投資、以至於經營,唯有遵循學術原則、重視美術史的發展研究,才能在藝術炒作的浪潮中破浪而出。

 

林辰陽遊走於兩岸藝術領域幾十個年頭,自許為沙耆頭號知己的他,更將感動轉換成行動,結合兩岸專家學者與畫家家屬,除了四處尋訪徵集作品,更透過多次展覽、文獻彙整、畫冊出版等多元方式,堅持且踏實地推動沙耆,希望讓這位被歷史洪流掩沒的大師綻放應有的光芒,把對藝術的感動分享給更多愛好者。

 

 

卡門畫廊12日舉辦「古典與現代意象的交錯」-「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院長 巴斯天畫展」並隆重舉辦品酒賞畫開幕會,展期至10月3日。

 

比利時印象派藝術家巴斯天 ( 1873-1955 ),曾任皇家藝術學院院長;巴斯天為吳作人和沙耆的指導教授,在早於兩人留學之前他已經被公認是比利時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之一。曾為比利時國王亞爾佩一世作畫。其中《騎馬肖像》和《花籃與水果盤》等作品在1934、1935年間「比利時現代繪畫展」巡迴展出於上海及南京,此一展覽被國外藝術史家看作20世紀前期在華舉行的最大規模歐洲畫展。在他執教的班上曾同時有過11個不同國籍的學生,吳作人就是其中之一,戰後曾隨恩師參與創作周長150餘米的戰場全景壁畫。

 

圖說:古典與現代意象的交錯,為期三週「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院長 巴斯天畫展」12日舉辦品酒賞畫開幕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