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國興桃園報導】桃園市為人熟知的原住民族為泰雅族,他們聚居於復興山區,並曾開建部落通道「巴陵古道」,來往復興區巴陵及新北市烏來區的福山,後因開發遭破壞而荒廢。而位處遙遠南半球的澳洲,也有條藉由澳洲原住民雙腳行走出的道路「坎寧路」(The Canning Stock Route),因鑿水井、畜牧業者及牲口的引入,造成原住民地貌與生活型態改變。文化局於5月4日至5月22日辦理「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YIWARRA KUJU : The Canning Stock Route),供觀者憑藉澳洲原住民雙眼,看見他們透過藝術傳達因開發產生的接觸、衝突、生存、出走與回歸的故事。
YIWARRA KUJU是澳洲當地Martu族語,意指one road(一條路)。這條澳洲原住民口中的路即為坎寧路,是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的歷史交會地,此道為史上最長的歷史畜牧及產業道路,做為將牲畜從偏遠地區運送至柏斯和其他地區之用,沿途覆蓋約54個井以供用水。坎寧路過去曾是居住幾萬年的澳洲原住民用雙腳徒步行走之路,也是原住民啟發夢想神話(當地人稱Jukurrpa)來源,及他們的水潭及湧泉(當地人稱Jila)之地,1906年首次由澳洲白人Alfred Canning ??進行正式考察,也因這趟考察,進而開鑿水井、帶來畜牧業者、駱駝和馬等牲口,改變了當地地貌,也影響了原住民文化、生活型態和與家園土地的連結。
2006年非營利組織FORM發起並策畫一項參與式互動計畫,透過計畫邀集當地原住民參與者、藝術家及長老,以及非原住民的策展人、電影工作者、攝影師以及社區營造等相關工作同仁一起參與。他們沿坎寧路蒐集當地流傳的故事、音樂、舞蹈等,整理高達4萬件獨特珍貴的文化遺產。透過這些寶貴的紀錄,得以了解發生在過去、沒有記錄系統的年代中,深存於老一輩記憶中的文化。
而這些匯集的成果,後來獲澳洲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典藏及支持,於澳洲巡迴展出,獲廣大迴響。隨後澳洲國家博物館精選11幅作品將其數位化並開放國際巡迴,頗受好評。
展覽期間歡迎至文化局參觀「坎寧路-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感受澳洲原住民的藝術風采與創作背後所蘊含的精采故事。展覽資訊歡迎上文化局網站 http://www.tyccc.gov.tw 查詢;或洽03-3322592#8510楊小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