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近日寒流一波接一波,氣候冷颼颼,火鍋成了最受歡迎的用餐選擇,民眾在享用各種丸類、水餃、麵食等大快朵頤之際,千萬切忌狼吞唬嚥,尤其是老人家,以免引起食物阻塞上呼吸道,後果輕則呼吸困難,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不可不慎,還是細嚼慢嚥才能安心享用美食﹗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急診室胡宇慧醫師表示,最近常有民眾因食物噎到甚至導致呼吸停止的病患經由119救護人員送至該院急診,到院時病患臉色發白、無呼吸、無心跳,急診醫護人員立即施與急救,包括心臟按摩和氣管插管,插管時發現兩名患者咽喉分別卡著麵條與水餃,醫師立刻給予移除,經過數十分鐘搶救,兩名病患皆恢復自發性心跳,並轉入加護病房後續治療。
胡醫師指出,該兩個案在醫學上稱為『上呼吸道異物梗塞』,在急診室其實並不少見,若家中有高危險的族群,要特別留意,高危險族群包括幼兒、老年人,特別是中風後、失智症等有吞嚥困難者;而容易造成梗塞的食物有果凍、滷蛋、丸子、水餃、麻糬等,進食時更要特別注意;異物梗塞的症狀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昏迷、甚至是心跳停止。若學會緊急處理的方法,隨時可以救人一命!
狀況一、食物在咽喉造成部份梗塞時,患者會發出咳嗽或喘鳴聲,同時會做出呼吸道阻塞全球的通用手勢,此時,旁人只需鼓勵他用力咳嗽,直到異物咳出為止。
狀況二、當患者已發不出聲音,此時已造成呼吸道完全的梗塞,若患者意識還是清楚的,必須立刻施與哈姆立克急救法,又叫腹部壓擠法,主要的原理為將橫隔膜往上快速擠壓,使肺內空氣往上衝而將異物排出。步驟如下:1、救援者站在患者背後腳步成弓箭步,前腳至於患者雙腳間。2、兩手環繞過腰部,左手握拳,拳頭之大拇指側與食指側(俗稱拳眼),對準患者肚臍及胸骨劍突之間,另一手(右手)握緊拳頭,握住左手。3、兩手快速往內往上擠按,直到氣道阻塞解除或意識昏迷為止。
狀況三、若病患出現昏迷、或一開始就呈現了昏迷狀態,向旁人請求119救援後,就要立刻開始CPR(心肺復甦術) ,口訣是『壓->挖->吹』,先讓患者平躺,施救者跪在病人側邊胸部的高度,快速胸部按壓30下、檢查口中是否有異物?有則移除、口對口人工呼吸兩口氣,如此反覆循環,直到異物排出或119到達現場為止。
狀況四、如果發生在自己完全呼吸道梗塞時,可使用自救法,方法是握拳,或利用椅背、桌緣快速壓擠肚臍上的腹部,讓異物排出。
急診室主任金建業醫師呼籲家中有高危險族群的家屬應該學會哈姆立克急救法,因為上呼吸道異物梗塞之及急救是與時間賽跑,若警覺夠且施救得宜,往往可將患者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並且不會有任何後遺症;所以會哈姆立克法對自己及身旁的人將多了一份保障,當然最重要的是要預防、避免異物梗塞的發生,讓我們不會有使用到哈姆立克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