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吳艾芸台北報導】為呈現出二二八事件,全台各地校園以及青年學生在事件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關人物在事件後的命運遭遇,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特別策劃了「二二八事件與青年學生特展」,該特展即日起於台北二二八紀念館B1特展室展至12月9日。
 

特展開幕會上,特地邀請數位曾經參與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蒞會致詞,其中包括當時擔任臺南工學院(今成功大學)學生自治會議長,現年87歲的吳慶年先生分享見證。
 

 事件見證者吳慶年先生於開幕記者會表示,台灣從日據時期到光復後的二二八事件處理期間,那時大家所爭取的都是自治的訴求,臺灣是在二二八事件之後才有統獨問題,二二八事件與接續的白色恐怖有絕對的關聯性。
 

台灣二二八和平促進會祕書長張秋梧強調,二二八事件賠償人數並不等於受難人數的主因之一就在於當年有許多青年學子受難,這些年輕人未成家也沒後代,二二八事件平反後開始受理賠償時,他們的雙親有的早已凋零,可能從未想到過會有這一刻。
 

民國86年,台北二二八紀建館籌設對外廣徵文物之際,很幸運的收到蔡清淵捐贈的延平學院學生身分證及延平大學的徽章,蔡清淵去年過世,女兒蔡映霖表示,她追思父親是個很潔身自愛的人,什麼東西都保留得非常好,能將文物捐給二二八紀念館勝過收在自己家裡,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有這段歷史。
 

受難家屬蔣建春女士說,非常感謝這個展覽讓他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追思父母親。父親最大的遺憾在當年的倉促離臺,未能將他的大哥一起帶在身邊,沒想到就此天人永隔,彼此未再見面。這幾年來家裡的悲歡離合幾乎都是繞著二二八。這次展覽特別將當年伴隨著父母離鄉背井顛沛流離的老皮箱再帶回台灣,別具意義。  
 

文化局說明,展覽設置了以柵欄組合的牢獄意象裝置,藉由1920年代萌芽的「從臺灣的學生運動說起」、光復之際「戰後初期的校園」、二二八事件期間的「學生軍與治安隊」、到餘波盪漾後的「復課獎懲與自新」、「校園控制與清共措施」、「餘波白色恐怖的校園蔓延」等主題的鋪述, 帶領觀眾進入當年令人不安的時代氛圍中。
 

在特展展品中,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將「首度」展示典藏,在二二八事件後遭閉校處分的私立延平學院之校徽胸章及學生證。延平學院是二次大戰結束後,一群以東京帝國大學畢業生為主的留日台籍學生,在朱昭陽先生召集下,共同創辦的第一所民間大學,一方面為省籍知識份子找出路,一方面也為台灣培養知識青年。朱昭陽等人聘請林獻堂先生擔任董事長,並由林獻堂命名為「延平學院」以紀念鄭成功,校徽以「螢火蟲」為圖案,期許學校成為「黑暗中的螢光」,為台灣保留一點文化光芒。不料,學院才成立半年即遇上二二八事件,警備總部以學生涉入事件為由下令關閉學院。延平學院為今私立延平中學的前身。
 

 此外,文化局在籌辦特展時獲得行政院檔案管理局支援,授權提供許多有關臺灣校園的珍貴檔案。其中包括曾任臺灣學生聯盟主席郭琇琮的執行死刑判決書,以及二二八事變各校參加暴動之學生懲戒標準之公文等。另外,主辦單位還獲得知名收藏家陳慶芳先生的支援,提供二二八事件後政府為控制校園學風而通令各地的許多公文與書籍文獻二十餘件。
 

圖說: 「二二八事件與青年學生特展」展開幕記者會中,由謝英從館長(右一)與阮昭雄議員(左一)頒發感謝狀予事件見證者吳慶年先生(左二)與受難家屬蔣建春女士(右二)。(記者吳艾芸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的頭像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地方新聞

    臺灣導報桃園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