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惠民桃園報導】垃圾變黃金!點廢成金,鍊棄成鑽,廢棄物經過弘馳桃園環科廠「綠色科技服務中心」再度成為高價的貴金屬資源。創立於1980年的弘馳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環保廢棄物回收專業技術團隊與貴金屬資源再生科技先鋒,昨日在行政院環保署沈署長世宏、經濟部工業局杜局長紫軍、桃園縣環保局林副局長鵬翔、財團法人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簡董事長又新、日本MATSUDA松田產業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芳明先生、弘馳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蘇丁財董事長等人的共同見證下,正式為「綠色科技服務中心」揭幕!
環保署沈署長指出,綠色思維能夠創造國家及企業新價值,廢棄物回收和資源再利用不僅是國際趨勢,更是各國製造業永續發展的具體目標。根據統計,全球電子廢棄物的年產量約3-5千萬噸,對環境造成顯著衝擊,而且隨著科技進步,電子產品汰換潮將使得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益增,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不得不正視此一嚴肅的議題。
經濟部工業局杜局長紫軍特別讚揚創辦人蘇丁財董事長有遠見,30多年前即已體悟到地球資源的有限和珍貴性,以及體認到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性,與日本松田產業株式會社(Matsuda Sangyo)合作,並於今成為海峽兩岸回收冶鍊技術及事業廢棄物代管理思維之先驅。
資源再生是塑造低碳環保的綠色產業與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社會的兩大重要措施。工業局多年來輔導電子業致力於加強科技研發、創新,建立綠色生產技術工作,以及推動資源再生產業的發展。目前台灣擁有製程減廢、污染防治、水資源再利用、原物料替代、能資源節約等清潔生產技術能量。資源再生產業產值由2002年之249.2億元成長至2009年達487億元,成長幅度高達95.6%,且工業廢棄物資源再生量能提升達40%,就整體工業廢棄物資源再利用率達77.2%。
桃園縣環保局林鵬翔副局長亦指出,桃園縣擁有13個工業區,目前登記工廠數超過11,000家,為能成功整合其間上、中、下游事業體之廢棄物回收利用,有價資源冶煉技術與人才引進,並進而解決全台境內事業廢棄物既存之陳痾,桃園縣府在環保署指導下,設置了「桃園環保科技園區」,此一作為乃基於環境永續發展之目標,也是北部第一個「環保科技園區」,桃園縣期待能夠創造永續生態城鄉建設,促進產業、生活與環境間之平衡。弘馳公司概括以上目標,並以具體行動於「環保科技園區」內紮根,祈使桃園縣「建構綠色產業的新典範,濱海生態的新故鄉」的願景能在此後發揚光大。
弘馳創辦人蘇丁財董事長表示,鑑於全球能源的短缺及極具開發與經濟型態快速轉換,金、銀、白金、鈀等貴金屬原料,實有充分回收再生之必要,以有效減緩地球金屬資源的耗竭。弘馳「綠色科技服務中心」專精於貴金屬精鍊再生,能將半導體、電子等各類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貴金屬下腳料充分回收再生,為客戶創造高附加價值的資源回收效益。